颚式破碎机在运行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振动,长期下去会出现很多故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进行隔振处理,可以明显看出隔振工程的效果。
1.隔振前后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隔振后加速度有效值降低到了ISO标准要求的容许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以下,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2.隔振后振幅与计算结果相比较
(1)实测(机器空转情况下)竖向振幅小于理论计算,水平振幅实测值亦小于理论计算值,这可能是由于各隔振器的相互作用及摩擦的影响;(2)机器(投料运转)后实测水平振幅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偏小,误差可能在于实际运转中各个隔振器的相互作用,实测竖向振幅(投料运转)大于理论计算的原因可能是机器投料正常运转时骨料对机器的冲击作用引起隔振体系竖向振幅加大。
3.本设计中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机器启动时转速从0r/min达到正常运行状态的250r/min,即扰动频率从0~4.17Hz,当扰动频率经过隔振体系的固有频率时会引起隔振体系瞬时共振.本工程中作者采用限位的做法,即在台座边用粘有橡胶块的角钢框架限位(预留机器正常运转时的振幅空间),以限制隔振体系共振时的幅值,这样处理比较粗糙,需进一步研究.(2)在机器实际振动中机器投料运转后由于投入的石块冲击及鄂板夹碎石块中机器转速等因素的变化,实际上机器振动对机器基础的冲击力近似于随机激励,采用随机方法进行隔振效率评价会更客观,或尝试基于功率流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文中出现的情况)。